然而通过拍摄短视频,蓝光乐队的一场演出就有机会被100万人甚至更多人看见。
大多数人对于乐队表演还停留在传统形式,但随着短视频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乐队演出开始“转战”线上,无论是拥有丰富演出经验的专业乐队,还是单凭热爱闯出来的草根乐队,都能够收获专属“乐迷”。
蓝光乐队就在快手迎来了属于他们的“春天”。
自今年5月份使用快手(快手ID:1225047353)以来,他们的知名度一下被打开,“好像突然间,就多了许多听众。
这个充满朝气的乐队,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演出机会。
之前想都没想过”,尽管马丹丹自小喜欢唱歌,“但仅是业余爱好”。
大学开学前,马丹丹结识了现在乐队的吉他手,因为大家都喜欢音乐,彼此聊得很好。
后来,在大一迎新晚会上,马丹丹独特的声线被发现,“不如我们组个乐队吧?
马丹丹出生于河南省许昌市,作为豫剧的摇篮,曾走出过众多戏曲名家,马丹丹的妈妈是个不折不扣的戏曲“发烧友”。
机缘巧合,在充分尊重个性发展的大学里,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组建乐队,激发了马丹丹对音乐的热情。
2018年3月的某一天,马丹丹和其他三名乐队成员聚到一起,决定把乐队办下去。
“我们一开始想了很多名字,最终选定‘蓝光乐队’。
”随着乐队成员对于乐队本质的理解加深,“蓝光乐队”被成员们赋予了内涵。
“蓝光,象征着一道光,我们希望用音乐为青春留下美好的回忆。
”为了方便排练,马丹丹和队友一起攒钱租了一间不到15平米的房子。
“一个架子鼓就占据三分之一的空间,但丝毫挡不住每天排练的热情”。
初夏的厦门炎热潮湿,马丹丹和队友每天都顶着烈日从学校赶往排练室。
“那段时间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,每个人都很自觉地排练,不单单是为了自己,也是为了整个乐队。
”常人眼中,一般大学生难以忍受的艰苦环境,对蓝光乐队的所有成员而言,却是一次难得的历练。
“小乐队”走出校园走向大众野蛮生长了一年后,蓝光乐队得到了签约专业工作室的机会。
“是我们乐队成员的朋友介绍的,说是可以根据我们的意愿,帮忙进行系统的发展规划”。
在工作室的建议下,蓝光乐队继续主打青春校园风,翻唱经典流行歌曲。
签约后,蓝光乐队的发展逐渐走上正轨,有了专门负责商演洽谈的经纪人,演出机会也随之增多。
第一次以乐队名义演出,是在厦门沙坡尾的一家liveHouse。
“我们那天唱的改编的《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》,虽然不是专场演出,但每个人都很激动。
“除去往返打车,每个人到手只有十几块,但毕竟是我们的‘第一桶金’,大家都格外‘宝贝’。
”除了一些商业演出,蓝光乐队还经常策划路演,拉着设备穿梭在厦门的大街小巷,麦克风一架就能唱半天。
厦门的街道熙熙攘攘,马丹丹和她的伙伴们在人声鼎沸中用歌声唱自己,唱青春。
在短视频遇见宣发“第二春”线下演出毕竟受到天时地利的限制,拥有许多不确定性,在工作室的建议下,蓝光乐队开始开拓线上宣发领域,借助互联网传播红利,触及更多受众。
一方面,在专业的音乐平台上传自己的演唱歌曲;另一方面,通过短视频新演艺形式,上传演出视频,线上直播表演,进行更多渠道的曝光,以扩大乐队的影响力。
5个月前,蓝光乐队注册了短视频账号,优质的内容加上快手即时性、互动性的平台优势,短时间内吸引了超100万粉丝,成为名副其实的音乐大V。
有了粉丝就意味着有了听众,也意味着蓝光乐队有了更多继续坚持唱下去的动力。
蓝光乐队的每一条视频下面都汇集了快手老铁的鼓励和支持,“太好听了”、“你的声音会讲故事”、“蓝光乐队最棒”…
低门槛,高曝光,快手还有很多像蓝光乐队一样的草根音乐人,可能本身籍籍无名,却在短视频大舞台获得展示自己、被更多人看见和听见的机会。
乐队的去留问题,曾让马丹丹一度避讳。
“但如今遇见快手,即使哪天散了,关于乐队和青春的美好记忆也会永久保存。